什么是杠杆炒股 67岁天后公开忏悔:我对不起三毛

发布日期:2025-03-29 23:27    点击次数:198


什么是杠杆炒股 67岁天后公开忏悔:我对不起三毛

FIGURE03/27什么是杠杆炒股

2018年,歌手齐豫坐在前往秘鲁的飞机上。

看着天空飘过的云,齐豫突然泪如雨下。

完全停不下来。

身旁人不知所措,不明她为何突然大哭?

只有齐豫明白,此时此刻是在祭奠自己的一位老友。

这位老友已经死去多年。

只是那些尘封的记忆,却从来不曾褪色。

台北

1975年,齐豫刚刚考进台大,读人类学专业。

潘越云在高雄My Club酒吧唱着文艺风的民歌。

两个人都是三毛的书迷。

那个年代还没有出境旅行。

19岁的她们跟其他书迷一样,从三毛的文字里开始向往远方。

展开剩余92%

1978年,远在西班牙的三毛给台湾民歌界泰斗李泰祥寄出了《橄榄树》的歌词。

“不要问我从哪里来,我的故乡在远方……”

李泰祥谱好曲之后犹豫了。

三毛的词,非常有她自己的味道。

是既文艺又写实,找谁来唱合适呢?

他迟疑了几个月,直到在金韵奖上听到了齐豫的歌声。

当时齐豫为了激励弟弟齐秦,齐豫努力克服了自己的上台恐惧症。

好不容易才心里建设完上了台。

结果她那把既空灵又柔美的嗓子,把李泰祥震撼得不轻,他当下拍板——就你了!

1979年,齐豫成为了《橄榄树》的演唱者。

之后这首歌成了电影《欢颜》的主题曲,一度火爆台湾。

与此同时,还在台南高雄驻唱的潘越云收到一张单程票,邀请她到新成立的滚石唱片试唱。

潘越云去了,并成为滚石的第一位签约歌手,正式进入乐坛。

此后,大学毕业的齐豫在国外兜兜转转一番,回到台湾转行专职做音乐。

经历了丧夫之痛的三毛也结束了14年的流浪生涯,回台湾定居。

是巧合也是注定,三个人奔走的脚步,此时都停在了台北。

缘起

1985年春天,三毛把一叠歌词交给滚石唱片的老板。

这就是后来台湾省发行的第一张CD《回声》的初代歌词。

对于这张专辑,她们决定做成三毛的有声作品集,所有歌词都由三毛完成。

谱曲交给滚石旗下的音乐人和歌手,演唱就交给潘越云和齐豫。

然而,当齐豫拉着潘越云去敲响三毛的家门时,心情却相当忐忑。

虽然6年前她唱过三毛作词的《橄榄树》,但真人见面还是头一次。

迷妹见偶像,紧张是难免的。

更抓马的是,一见面,齐豫就提了一个相当过分的要求——

请三毛重写歌词。

因为齐豫认为,这些歌词里看不到人们熟悉的三毛。

她觉得大家更期待听到三毛自己的故事。

为了更好地理解表达三毛的情感,她想请三毛讲述自己的故事,以此谱成新词。

最终这些请求,三毛都答应了。

那时候齐豫还年轻,不能理解这看似平常的要求对三毛意味着什么。

后来,她也为此自责了几十年。

《回声》

三毛说话很慢,声音很细又富有情感,对重要的事情,她会重复一遍又一遍。

比如西班牙街头,她与荷西初遇、重逢,两个人一起去撒哈拉流浪;

在沙漠里,荷西拿着一把香菜向她求婚;

还有荷西意外身亡的时候,自己没能陪在他身边……

每一次与三毛共情,都让她们对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。

那年三毛41岁,齐豫和潘越云27岁,她们叫她“三毛姐姐”。

在三毛眼里,齐豫是“天使”,潘越云是神秘的“埃及艳后”,她们仨就是台湾最适合穿波希米亚长裙的女人。

三毛一边讲故事,一边写歌词。

潘越云则静静坐在一旁听,仔细看她时才发现她满眼泪花。

齐豫则不停记录可以写进专辑的内容。

经过几个月的沉浸式合作,三人情感浑然交融。

专辑的曲目敲定为11首。

每一首该由谁演绎、该找谁谱曲,齐豫都了然于胸。

进到录音棚,齐豫的辽阔高远加上潘越云的低沉磁性,完完整整地诠释了三毛的前半生。

录好后,三毛在家里连听7遍,失声痛哭。

后为专辑写下文案:

“回声是一种恫吓,它不停息的深入人心,要的不过是一个证明……”

拍摄封套照片的时候,三个人都穿着喜欢的波希米亚风格服饰。

好多年以后,齐豫和潘越云谈起她们这一阶段对“波希米亚风”的理解,用了两个词:理想、追求。

1985年11月19日,《回声(三毛作品第15号)》卡带发行。

“回声”出自三毛的英文名Echo。

专辑一经发行,就受到专业乐评推崇,被称为“华语首张音乐传记专辑”。

也证明了民歌精神“真诚创作、本土关怀、艺术实验”——在商业化时代依然具有生命力。

后来台湾省开始制作镭射CD唱片时,它被选为第一张,编号RD-1001。

然而,当回声的光芒日益闪耀,留给回声三人组的,却是生活的支离破碎。

崩裂

1990年,齐豫勉强维持了8年的婚姻走到尽头。

接下来她再婚,对象是恩师李泰祥的弟弟。

起初,两人有着共同的音乐理想。

可生下女儿后,丈夫开始出轨、负债,然后是没完没了的冲突。

最终齐豫再次离婚。

潘越云,由于一直跟公司履约,拖到1999年才找了个画家结婚。

结婚之后对方就不再工作,而且酗酒、家暴,甚至在她怀孕8个月的时候还拿着刀子在她面前挥舞。

潘越云想离婚,可当时台湾省的法律规定离婚需双方同意。

丈夫不同意离婚。

潘越云只好带着女儿搬出去生活。

但潘越云搬到哪,他就纠缠到哪。

拉拉扯扯好几年,终于,丈夫亲自带领一群警察冲进潘越云的住所,拍下不雅照片。

旋即,她的照片传遍台湾每个角落,背上了婚内出轨的骂名。

而三毛,则在1991年1月4号清晨,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
没有只言片语,只给朋友和书迷们留下无尽的猜测和悲痛。

流浪的脚步停在了47岁。

《回声》的回声

三毛的死让齐豫和潘越云始终难以接受。

生活的伤痛让她们对当年的三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:

当年她一层层剥开、一遍遍重复的故事,其实都是内心最不愿暴露的伤口。

齐豫尤其自责:三毛的文字,那时只看到优美,痛感到此时才能体会。

2018年,齐豫坐飞机前往秘鲁。

黑漆漆的机舱里,她突然想起,30多年前三毛也曾经走过同样的路线。

一时间泪如雨下。

后掏出手机,写下《不曾告别(三毛姐姐如晤)》:

“当年的恳求,是对还是错

回声的恫吓,是否还在闪烁

无知无明的,走进了妳的生活

乱了一方好不容易平息的滂沱”

《回声》的回声来得很慢,但是不迟。

同年6月,齐豫和潘越云在台北开启《回声》演唱会。

1985年三毛录下的声音与齐豫、潘越云的歌声交替响起。

“不曾告别,就没有所谓的离开”

“在无尽的漂流中,坚持守候”

声音穿越时空结界,回到三个人一起讲故事的时光。

两人释怀了:既然三毛不曾跟人们告别,那么就没有所谓的离开。

生命是无数个相逢与守候,舍弃与追逐。

珍惜每一次相遇,保持继续前行的勇气,让生活变成一场诗意的精神远征。

远征

2016年,潘越云重新回到校园,就读台师大流行音乐产学应用硕士在职专班,弥补年轻时学业中断的遗憾。

19岁开始为生计奔波,在她看来并不是耽误时间,只是提前进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。

如今女儿已经长大,她要完成自己跳过的那一段路。

2022年,她又考上台师大台湾语文学系博士班。

以花甲之躯转战全新领域,跟年轻人一起接受学业压力的考验,计划在5年内拿下学位。

2019年,62岁的齐豫站上《歌手2019》的舞台。

她通过舞台与年轻观众对话。

在排名不利的情况下,她依然拒绝节目组单纯为讨好市场给出的增加高音段落的建议。

如今的齐豫和潘越云依然喜欢波希米亚风格的装扮,被后辈们称呼为“披披挂挂的姐姐”。

当被问起波希米亚风对她们来说有什么意义的时候,她们脱口而出:“勇敢”。

勇敢去爱、勇敢去流浪、勇敢去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
只要勇敢,就不会空手而归。

参考资料:

1、【小燕有约】访谈——三个女人的美丽人生 TVBS 2018年5月

2、《诶!我说到哪里了?》专访【《回声》演唱会】齐豫、潘越云 中国广播公司流行网 2022年

3、《大雲时堂》齐豫、潘越云专访 寰宇新闻台 2022年

4、《齐豫:三毛还在我眼前 她是个言出必行的人》 北京娱乐信报 2004年11月20日

5、《齐豫&潘越云〈回声>:三毛的音乐传记》 腾讯网 2006-12-13

发布于:山东省


Powered by 炒股配资在线申请_在线炒股配资官网_正规炒股配资官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